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恭喜今天獲得博士學位的211名同學,當中包括55名女性與61名留學生。京都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累計達41,964名。我與在座的副校長、研究所所長、學館長、學舍長,以及全體教職員,由衷祝賀大家取得學位。
參加學位授予儀式的諸位的家人、朋友以及相關人士,心情一定都是欣喜萬分。獲得學位的諸位能夠有今天,都是因為有長年給予支持的身旁人們。我與教職員們也要感謝家人們至今的辛苦付出與支援,希望與大家共享今日的喜悅。
取得此學位,是諸位過往辛勤鑽研苦讀的成果。可能有同學幾經挫折,面臨諸多苦惱,特別是留學生們,要在語言以及文化不同的異國修習學問,需要的努力非同一般。大家克服諸多困難,在研究所修習專業知識,並在今天以獲頒京都大學博士學位的方式,獲得肯定已經有能力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自立自強。從今以後,諸位要有無畏的自信,要發揮經磨鍊造就的個性,運用修得的專業知識,迎向世界所面臨的課題。動亂的時代,在諸位即將踏入的世界中,或許有較過往更困難的事情在等著諸位,但是,今日所取得的學位,一定可以賦予大家克服難題的強大憑藉與自信。願諸位都能活用過往的研究成果,除了專業領域,也能因應全球的多樣趨勢,走在光明的人生路上。
今後諸位都要抱持著專業研究者的自覺與自負邁步前進,可以效法過去的京都大學的研究者們。前陣子,9月12日,京都大學「核爆災害綜合研究調查班」的慰靈集會在廣島縣的廿日市市舉辦,當地有座告慰因為70年前的悲劇而去性命的京都大學的研究者們的紀念碑。1945年,原子彈投下後的約1個月後的9月3日,京都大學的前身—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理學部、化學研究所的教師以及學生約50人組成了調查班,在距離核爆中心約20公里的大野村(現在的廿日市市)的醫院展開對被爆者的治療以及調查。但是,同月的17日,襲擊該地的枕崎颱風所引發的土石流直擊醫院,遭捲入的11人死亡,包括住院患者在內的156人失去性命。在每年9月17日前的星期六,都會在紀念碑前舉行慰靈儀式,70周年的今年,有許多相關人士參加列席。
那時,我從遺族以及相關人士口中聽到了關於當時的一些回憶,對其中的某句話留下深刻印象。當時身亡的醫學部真下俊一教授的兒子—芳夫先生提到,在京都得知原子彈投下的真下教授當下愕然地表示「荒謬」。同時也精通物理學的教授一直相信,研究者不可能同意將原子核的核分裂反應應用作為兵器。但是,正視已經發生的慘禍,教授馬上決定要前往救助,並且在夜半時分急著出發。於此,我感受到研究者的自覺與自負。我閱讀芝蘭會廣島分部於2011年所出版名為《〈紀念碑建立與慰靈之集會〉的歷史》的冊子,了解到京都帝國大學的調查班為了拯救受災的人們而奮力奔走,並且努力要釐清病狀以及死因、輻射污染的實際狀況,而調查與治療是在物資不足以及汙染、大量蒼蠅飛舞的環境下進行的。我重新有了這樣的想法,覺得一定要讓因為這場事故,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寶貴性命與他們的遺志,流傳到後世。
另外一位,我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在戰禍中,與日本有著深刻關聯的研究者—於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日文,於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夏威夷與沖繩從事日軍通訊解讀與日兵俘虜口譯工作,1953年起,約2年的時間,就讀於京都大學的唐納德·基恩博士。當時,他因為在京都所做的近松門左衛門的《國姓爺合戰》的研究,取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博士在同一棟寄宿公寓,受到之後成為文部大臣的永井道雄先生的影響,對日本的文化與文學產生廣泛興趣,並致力於相關推廣,也是2008年促成源氏物語千年紀於京都舉辦的核心人物。我認為,日本的文化受到全球正確理解,博士的功績佔很大一部分。閱讀博士的自傳,深刻感受到,博士戰前即對日本文學非常感興趣,在日本完全不受矚目的時代努力學習日文,一心想著無論如何要與日本產生連結,遠渡夏威夷、中國、英國的執著信念。
博士引用芭蕉的《笈之小文》中「終至無能無藝,只剩下這一條路」這句話作為座右銘。聽起來像是在說自己是現代所謂的專業呆子,感覺有點自卑,但是我卻感覺到這句話裡充滿了作為研究者的自負。不管是否遭世人輕視否定其價值,還是堅持走在自己喜歡的道路,持續將自己所堅信的傳達給世界,我認為他是在述說,那即是研究者的本懷。
我也是,在京都大學以大猩猩的研究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所思所想都是大猩猩。我讀遍有關大猩猩的所有文獻以及論文,自負聽過有關大猩猩的所有話題。我因此能夠站在大猩猩的立場觀察人類,而有了,只觀察人類所無法有的疑問。與其說我是想窮究道理,其實我只是持續做著喜歡的事情,同時藉由此路,得以拓展從事貼近人類的研究的自己的世界。我也因此體會到,這是否就是我的義務與責任。因為,世界上沒有多少人能夠站在我的觀點發言。如果我對自身所感到的疑問靜默不語,這個疑問就沒有辦法公諸於世,正因為如此,我有必要背負自身的專業與世界對峙。
諸位取得博士學位,將作為窮究專業之道的專家邁開步伐。或許有很多人對自己專業以外的感到不在行,但是,世界會因看來狹隘的專業領域而打開。諸位所建構起的高台,將成為諸位今後通行世界的護照,成為意圖改變世界時,值得信賴的路標。在諸位觸及動亂世界的一隅時,諸位作為研究者的自覺與責任將透過諸位的專業受到質問。請效法先人們—那些在京都大學學習、走在值得誇耀的道路的研究者們,打造光明富足的未來。
因為學習而衍生出的諸位與京都大學之間的緣分,今後也請好好珍惜。京都大學希望成為支持諸位每一個人的人生堅實中軸,也請諸位關心母校,加入校友會加深彼此情誼,有機會就回母校看看。而要返回母國的留學生們,也請在各自的領域發揮所長的同時,一定要加入校友會,與京都大學,甚至是日本有更厚實的連結,也由衷希望諸位於京都大學所學習到的成果,能夠對地球社會的和諧共存有所助益。
再次祝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