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任校長 湊 長博
今天,恭喜進入京都大學就讀的2,921名同學。我與來賓山極壽一前校長、列席的理事、相關部門主管以及京都大學全體教職員誠摯歡迎大家入學,要對同學們一直以來的努力表示敬意,同時向支持你們的家人與相關人士表示衷心祝賀。
全世界遭受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的荼毒已經大約3年,多數同學在幾波的疫情中度過了高中的大部分時間。在如此困難的處境下,同學們還是拼命努力學習,才終於迎來今天的入學典禮,想必是更加喜悅。我認為這裡面當然有著同學們自身的努力不懈,但一定也是因為你們的家人與老師們的大力支持與鼓勵,請一定要牢記這一點。疫情終於趨緩,睽違3年,終於可以邀請入學同學的親友,雖然每人只限一位,全體教職員都很高興能夠舉辦實體的入學典禮。
話說回來,從今天起,各位就是京都大學的學生了。在今天之前,同學們以升大學為一大目標努力用功,我相信那是你們人生階段的重要過程,而現在你們就要進到新的階段了,每個人都將在錯誤中摸索找出各自的目標,朝著目標前行。在啟程的今天,我想跟各位談談「如何發現自我」,以及當中的「如何表現自我、實現自我」。
了解自己的本性與資質,也就是「發現自我」,並不容易。很多都還潛藏在同學們的內在,連你們自己可能都還不曾意識到。與其說自然就會意識到,其實經常是因為各種新的「邂逅」才讓人感受到。「邂逅」的可能是陌生人,可能是特定事件,有時可能是一本書。藉由新的邂逅,同學們應該會發現到連自己也不曾意識,或者不曾想到的自身的天賦與能力。因此重要的是,盡可能將自己的心與感性從一直以來的偏見與習慣中解放出來,無懼地投入新環境與變化的境遇中。
我尤其推薦的是,盡可能趁著年輕去經歷海外生活。先不看疫情那3年,據說最近幾年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愈來愈少。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調查,主要的理由,首先是經濟有困難,再來就是覺得想做的事、有興趣的領域不需要留學。經濟問題方面,京都大學有各種協助留學的機制,盡力要讓同學們更容易出國留學。而第二個理由,我感覺現在的學生好像對出國留學有些誤解。我會建議同學們出國留學,並不只是為了獲取新資訊、學習各種知識。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我們可以即時知道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新聞,也可以輕易透過線上系統與海外人士交流。但是,讓自己置身於不同文化生活一段時間,不單是資訊涉獵深度,持續體驗不同文化,一定可以給同學們的想法與人生觀帶來重大衝擊。我本身因為巧遇一本英文的學術書籍,而在美國度過了20歲後半。在美國與邂逅到的來自世界各國想法和生活型態截然不同的年輕人們切磋琢磨的研究生活,對我之後的人生軌道帶來決定性的影響。我與當中的幾位在40多年後的現在,依然維繫著深厚情誼。如果沒有遇到那本書,我想,那之後的我的人生會很不相同。
另外想跟大家談的是「如何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尤其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寫作」這件事的功用。現在,人與人的溝通以及個人情感的表達多是透過SNS等網路空間,用盡可能短的句子或者即時拍攝的圖像快速進行,重視的是速度。但「寫作」不單是資訊的傳遞、情感的表達,還包含觀照自己的想法與心態,檢視是否別人也能讀懂的過程。檢視的這個過程在學術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需要盡可能正確的知識與充分的內省。想必各位同學知道search跟research這兩個字的差別。英文的字首re有「反覆」、「再次」的意思,也就是說,若是單純的資訊收集,利用電腦搜尋引擎搜尋或許已經足夠,但是研究(research)這個字有反覆查證蒐集得到之資訊的意思。查證我們每天接觸到的龐大資訊的正確性絕不容易,我們每一天的想法與心態也都受到外境很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寫作」應可說是花時間耐心查證,同時根據盡可能正確的知識,打造並表達出最有自己風格的想法與感性的過程。我確信那正是研究(research)的第一步,那正是通往自我實現的道路。
近來利用所謂人工智慧(AI),對使用者提出的問題,電腦在短時間內從龐大的資料庫中有效率地甚至能夠寫出一份報告,所謂ChatGPT等生成型AI、自動寫作軟體蔚為話題。有報告指出,在美國的大學,已經有學生使用ChatGPT寫功課報告,人們擔心將對大學教育帶來巨大衝擊。但是也有人指出透過AI寫作的好幾個問題點,首先就是內含明顯錯誤資訊的風險。只要是隨機的資料庫搜尋,這應該都無法避免吧。此外,針對特定論點,也被指出無法正確地引用其根據的資料。這是因為僅做搜尋(search)欠缺研究查證(research),對於學術報告而言是致命的問題點,主要的國際學術期刊都說,不可能認可將ChatGPT當作論文的共同作者。我認為至少在現階段,利用AI自動寫作,欠缺了前述親自「寫作」所伴隨的很重要的檢視過程。
「寫作」的另一個重要意涵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將自身的情感表達給他人知道。今後各位將在各種領域進到學術與科學的世界,在那裡,寫作也是極關鍵要素。日本免疫學研究的先驅之一,也是人稱寫作達人的多田富雄教授,與遺傳學家柳澤桂子女士感動人心的往來書信《雖是身如朝露——往來書信 面嚮生命的對話》這本書中說過這樣的話,“(科學家)必須用心將自己帶著感動所獲得的發現,以同樣的感動告訴別人。若不如此,人們如何認同你所做。”我也覺得他說得完全正確。雖然寫出精美文章非常耗費精力,卻能鍛鍊同學們的毅力與思考能力。在該書中,多田富雄教授也寫著,“我想起利根川進教授首次在冷泉港研討會上發表的基因重組之發現的論文,清晰、符合邏輯、準確且結構完整。我曾欽佩科學論文理應如此。就像擊出全壘打的打者,字裡行間充滿了感動。”這位利根川進教授就是本校理學部的畢業生,當時在瑞士巴賽爾的研究機構對抗體基因重組有劃時代的發現,而獲頒198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利根川教授。我知道有好幾位意氣風發的年輕研究者,就是因為讀了利根川教授的文章而投入生命科學研究的世界。
3月3日,日本著名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先生離世。學生時候,我忘我地讀大江健三郎先生的小說與散文,至今仍清楚記得被那嶄新獨特文體感動的感覺。我認為這正是文章的力量,跟AI巧妙重組資料庫上蒐集到的資訊所生成的文章最大不同之處。我希望同學們務必養成肯花時間仔細斟酌,推敲出自己文章的習慣,不管未來會進入到怎樣的世界,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那才是能留存在你手裏的。
從今天起,同學們就將作為京大學生展開新的生活,我衷心期待諸位能無所畏懼地投入新環境,邂逅無可取代的人們,在過程中發現意想不到的自己,成長再成長。
再次恭喜大家。
(“ ”引用自《雖是身如朝露——往來書信 面嚮生命的對話》(多田富雄、柳澤桂子著,集英社,2004年),並翻譯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