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學年度研究所學位授予儀式 致辭(2018年3月26日)

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今天,京都大學要授予2,207名同學碩士學位、151名同學(專業)碩士學位、129名同學(專業)法律博士學位、555名同學博士學位,在此表達誠摯的祝賀。

取得學位的同學中,有382名留學生。時至今日,已經有78,812名同學取得京都大學的碩士學位、1,690名同學取得(專業)碩士學位、2,121名同學取得(專業)法律博士學位、44,078名同學取得博士學位,我與列席的副校長、研究科長、學館長、學舍長、教育部長、研究所長、領導學程主持人以及全體教職員,由衷祝賀大家取得學位。

京都大學所授予的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分別都冠上了其所屬學術領域的名稱,例如(文學)博士,這些學術領域合計達22種。此外,6年前開始了領導研究所學程,修畢學程的同學的學位證書上,都有註明。在如此多樣的學術領域中,諸位日夜切磋琢磨、磨練能力,將自己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我由衷感到驕傲與欣慰。今日的學位授予是諸位過往努力的到達點,也是往後人生的出發點。我期待今日所授予的學位,能夠成為諸位開拓未來人生道路的一大助力。

當今世界正準備變身為超越資訊社會的超智慧社會,今後,運用人工智慧(AI)的資訊通訊技術應該會將所有資訊變成數據,讓物與人的網路更加緊密吧。讓自動駕駛變得可能的駕駛者狀態偵測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以及智慧城市感應(Smart City sensing)、利用攝影機與AI的商品識別技術、多國語言自動翻譯技術、災害資訊分析技術等,新技術接連問世。未來AI或許可以從龐大的數據中找出病因,研究妥適的治療方法予以套用,再由醫療機器人進行安全的手術。應該會對打造安全環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安全不等於安心,因為安心是由可信賴的人的集團所帶來的,不論是多麼安全的地方,如果遭到夥伴背叛,立刻就會陷入危機。我們現在一方面有著豐富資訊可以運用,一方面,每個人都處於獨自面對危險的不安社會。我認為AI無法創造出與夥伴分享的幸福時光,那是根植於身體,與效率化完全背離的東西。我們必須要構思能夠高明地將它組合進去的超智慧社會。為此,不可缺少跨越文理疆界的深厚學識與自在穿梭時空的廣泛知識。有人預測,現有職業的一半左右會在10年後被AI取代。希望今天獲得學位的諸位能夠發揮在京都大學培養的高能力,務必在這個困難的時代開花結果。

我瀏覽了今日獲得學位的論文彙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具京都大學特色,著眼於普遍現象的多元且穩重的基礎研究多,同時,也反映了這幾年的世界動向。伴隨全球化與異文化的交流、多元文化共生、人的遷徙與物流、全球性的氣候變遷以及災害、伴隨社會劇變對法律以及經濟的重新思考、包括精神疾病在內的對多種疾病的新療法等,這些論文所共通的是,都對當今世界發生的問題、至今未獲得解決的問題進行了精闢分析,提出有助解決的新證據或建言。我認為,根據可靠資料作深入研究後所發表的這些建言,將成為指向未來的適當路標。還有標題吸引人想要了解詳細內容的論文、超出我的理解能力的許多優秀研究都被寫成了學位論文,讓我對這些研究的多樣性驚歎不已。我確信,這些多樣性與創造性、先導性,將成為改變今後世界的思想與創新的助力。

諸位透過這幾年的研究生活,磨練出了怎樣的精神呢?當中應該包括只在京都大學才能獲得的寶貴精神。今年正值日本首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福井謙一老師誕辰100周年。福井老師自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畢業後,於1951年擔任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燃料化學科(之後的石油化學科)的教授,發表了「邊際軌域理論(frontier orbital theory)」帶給世界化學界很大的影響。是京都大學繼物理學獎的湯川秀樹教授、朝永振一郎教授之後的第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石油化學教室的紅磚建築是舊制第三高等學校時代的建築物,至今仍留存於吉田校區內。

其實,據說福井老師獲得諾貝爾獎的背景,跟京都大學工學部重視基礎研究的傳統有關。工學部以重視實用科學的教育研究為宗旨,不論是在東京大學或京都大學,是帝國大學成立之初就有的學部,被視為日本規畫重視實用科學之大學的證明。然而,如果回顧福井老師的生平,截然不同於工學給人的一般印象的學術世界會浮上檯面。

出生在奈良縣的福井老師小學時代喜歡國語與歷史,愛讀夏目漱石全集,希望能夠成為歷史學家。一方面,他親近山野自然,中學時加入生物同好會,忘我地採集植物與昆蟲。他說當時沒有將自然當成「文獻」,而是作為真實的體驗去玩味,對後來發想化學的新理論,培養重要的「科學直覺」很有幫助。高中時,他在課外活動時間玩劍道,喜歡數學,反而怕化學。是因為父親的介紹,遇到當時京都帝國大學工業化學科的喜多源逸教授,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

那是喜多教授所說的一句話--「如果喜歡數學,就應該研究化學」。當時認為化學這門學問是必須透過實驗才能夠知道的實證研究,據說在舊制高中,甚至普遍認為討厭數學的人上大學會讀化學。聽到喜多教授截然不同的說法後,年輕的福井感到教授的那雙眼睛彷彿能夠預測化學的未來般,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而受到鼓舞,決心進到喜多門下學習化學。喜多教授反覆提醒年輕的福井的話就是,「應用研究離不開基礎研究」。當時規定工學部工業化學科的學生也要選修理學部化學科的科目,年輕的福井上了各種化學基礎科目後,認為其基礎不是化學本身而是物理學,特別是將學習重點放在量子力學上。據說他讀還是新領域的量子力學的德文原文書,並且想要將化學給數學化。喜多教授的得意門生之一,兒玉信次郎老師也在戰後缺乏物資以及設備的時代,強調先學好基礎科學的必要性,與福井老師們一起,跨越教師與學生的隔閡,甚至走在理論物理學的尖端領域,進行自由豁達的討論。那些深入的跨領域的討論最後形成了邊際軌域理論。

做學問時,重要的是具備對時代的感受性,但是,我們從福井老師走過的足跡可以知道,不論要修得哪種學問,都需要廣泛的學識與基礎。發現未知領域或新課題的力量,有時候是童年在自然中玩耍的經驗、在不同領域所培養的見解所造就的。但是,現今全世界從事科學的態度太過一致,陷於追求與技術結合後,立刻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創新的風潮中。我認為,除了自己的學術領域外,還應該廣泛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以及藝術,每位研究者都具備自己獨特的感性與科學直覺才重要。

今日聚集在此的諸位應該也都藉由在京都大學的研究生活,廣泛地關注其他領域,透過積極的對話,打造出獨特的世界了吧。那是在京都大學學習過的證據,也將成為諸位往後生涯無法取代的財產吧。此外,諸位的學位論文,是給後世最好的禮物,諸位留下的足跡,將成為追隨者的目標,其價值取決於諸位是否可以堅守作為京都大學畢業生的驕傲與素質。最近,科學家的不當作為接連被揭發,並受到社會關注與嚴厲批判。請諸位以身為京都大學所栽培的研究者為傲,善用經驗,走在光輝的人生道路上。

再次祝賀大家。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