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進入京都大學攻讀碩士班的91名同學、博士班的128名同學、專業學位班的3名同學,我與全體教職員誠摯歡迎大家,並對一直以來支持著你們的家人與相關人士表達衷心祝賀。本學年度的研究所秋季入學典禮因為日本新冠病毒疫情仍未止息的緣故,不得已採線上舉辦。雖然非常遺憾無法見到同學們當面致上賀詞,但我還是想在線上送上我的祝賀之意。
今天起,同學們將在京都大學的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及專業學位班,踏出在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生活的第一步。因為今年正好是京都大學創校第125週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我想要先為大家簡單介紹本校歷史。京都大學作為日本第2所帝國大學,創校於1897年。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經歷了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的急速巨大變革,開始步上現代民族國家之路。隨著1886年『帝國大學令』的施行,東京大學整合了工部大學校,成為日本第一所帝國大學,不過它是以培育建設新民族國家所需要的官員與技術人員等人才為主要目的的追趕型大學。另一方面,在當時的歐美,第二次工業革命帶動技術革新,學術與科學的急速進步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原動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終於有愈來愈多人認為日本也不得不推展屬於自己的革新學術與科學研究,為此需要有扮演核心角色的創新型大學,於是有了1897年京都大學的設立。可說京都大學是日本第一間以創生新價值為目的而成立的「學術研究大學」。
創校以來,京都大學以本著自由精神透過學術與科學研究探究真理並追求創造奠基於此的新知識價值爲目標,刻劃出至今長達125年的悠久歷史。這之間,京都大學在自然科學領域產出了包括物理學、化學、醫學或生理學在內,亞洲最多的11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數學領域的兩名菲爾茲獎得主。此外,人文暨社會科學領域也開創出旨在整合西洋哲學與東洋思想之所謂「京都學派」的原創哲學、奠基於統稱「新京都學派」之田野活動的跨專業共同研究型態,向全世界宣傳。在已經過去的6月,作為京都大學創校125週年紀念活動的一環,邀請到至今仍活躍著的,與京都大學有淵源的6位諾貝爾獎得主舉辦了紀念論壇。我參加論壇,從這些研究物理學、化學、醫學暨生理學,領域迥然不同的優秀研究者身上深刻感受到兩個共通點。一個就是,對於獨創性的尊重,為了獨創性對自由精神的堅持。本庶佑博士總說,趨勢不是讓我們搶搭的,而是要我們創造的。野依良治博士也總說,為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全世界哪兒都應該自由飛去。另一個共通點是,確信探究真理的學術研究才是遲早一定有助創造對人類有益的社會價值。包括亞洲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福井謙一博士在內,來自京都大學化學領域的化學獎得主有3名,在這裡,「要做應用先打好基礎」這句話至今仍被傳承。同樣的,奠基於野依良治博士的研究的藥劑等許多有用化合物的合成技術開發、吉野彰博士的鋰電池開發、從山中伸弥博士的研究展開的再生醫療、依據本庶佑博士的研究成果所開發的劃時代癌症療法,可說都是獨創性基礎研究的產物。本庶博士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後,被許多因著這項新療法克服了癌症的患者圍繞,握住他的手感謝他的畫面,對我來說比頒獎典禮還要讓人感動。
京都大學的基本理念是「承續自由學風加以發展,同時挑戰解決多元課題,對地球社會的和諧共存有所貢獻」。世界正面臨氣候變遷、地球環境破壞日益加劇、暴力與戰爭、新興傳染病、貧富差距與貧困、少子高齡化等諸多困難。但是,正因為處於如此艱困的狀況,諸位年輕世代對於學術與科學的熱情與希望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外在因素而受挫。現階段發生在烏克蘭的不合理戰爭仍未止息,雖然當地學生無法隨心所欲從事正常的教育研究活動,但是今年秋天起有近20名來自烏克蘭的學生要在京都大學繼續教育研究。已經從烏克蘭進入京都大學就讀的學生之一,安娜.庫雷伸科(Anna Kreshchenko)同學,今年4月起開始攻讀本校研究所,聽說她除了研究,也致力於孕婦、育兒女性的心理照護此一社會課題。她作為發起創新以解決社會問題的獨創性社會企業家,在日本發展新職涯,未來讓人寄予厚望。
今後,同學們就要在京都大學研究所踏出研究生活的第一步,我希望你們能夠在這所有著悠久歷史與傳統的研究大學,聽從你的喜好、你的興趣,盡情投入研究,並且重要的是樂在其中。同時,尤其是來自海外的留學生們,希望你們能夠在代表日本的古都,京都這個城市,直接接觸並加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京都除了是文化與學術之地,同時也是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集中地。祈願同學們都能在這所學府老實鑽研,最終在社會的各個部門打造自由獨創的職涯以貢獻社會,並以此作爲我的賀詞。
再次恭喜大家。
2022年10月1日
京都大學校長
湊 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