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任校長 山極 壽一
今天,京都大學要授予108名同學碩士學位、9名同學(專業)碩士學位、189名同學博士學位,首先要祝賀這些同學。
今日取得學位的同學中有164名留學生。時至今日,已經有8萬1428名同學取得京都大學的碩士學位、1,861名同學取得(專業)碩士學位、2,258名同學取得(專業)法律博士學位、4萬5039名同學取得博士學位,我與列席的理事、副校長、研究科長、學館長、學舍長、教育部長、博士班教育領導學程主持人以及全體教職員,由衷祝賀大家取得學位。
京都大學所授予的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分別都冠上了其所屬學術領域的名稱,例如(文學)博士,這些學術領域合計達23種。此外,8年前開始了領導研究所學程,修畢學程的同學的學位證書上都有註明。在如此多樣的學術領域中,諸位日夜切磋琢磨、磨練能力,將自己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我由衷感到驕傲與欣慰。今日的學位授予是諸位過往努力的目標,也是往後人生的起點,我期待今日所授予的學位能夠成為諸位開拓未來人生道路的一大助力。
世界正迎向巨大的文明轉換期,持續了幾百萬年的狩獵採集社會、始於1萬2千年前的農耕畜牧社會、建立在18世紀工業革命上的工業社會,我們則是生活在源自180年前的電報發明,30年前登場的 全球資訊網 所建構的資訊社會,改變的浪潮正急速擴大。
半世紀前於大阪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主題是「人類的進步與協調」。在那年進入京都大學就讀的我常往萬博會場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逛著展場,期待未來世界的雀躍心情。美國館展示的是前一年阿波羅計畫成功登陸月球,太空人所帶回的月岩。蘇聯館也頌揚著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所象徵的太空開發成果。三菱未來館則透過影像介紹壓制超大型颱風的「氣象控制火箭隊」如何大顯身手,給世人看到自然與機械協調一致的50年後的未來社會景象。不論如何,其象徵應該是「太陽之塔」吧。外觀是讓人聯想到祭神的奇幻造型,內部是代表生物進化的「生命之樹」張著枝枒,最上方有著櫛比鱗次的未來都市的模型,正是象徵從古代到未來的生命之流。去年三月起於萬博紀念公園對外開放,不曾造訪萬國博覽會的年輕一輩也能參觀。
5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活在那場萬國博覽會所預測的社會呢?確實,科學技術有著快速進步,特別是資訊通訊技術超乎想像地串連了人們,物流及人流超越國境愈來愈快,現在已經是個不論身處何地都能掌握全球動向的時代。伴隨生命科學的成果以及農業技術的進展,已經可以量產有高營養價值、安全、產量又多的食用植物,以及生長快速又美味的肉與魚。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疾病的早期診斷以及新藥開發的腳步加快,已經開始利用醫療機器人進行準確又安全的手術。讓自動駕駛變得可能的駕駛者監控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以及智慧城市感應(Smart City Sensing)、利用攝影機與AI的商品識別技術、多國語言自動翻譯技術、災害資訊分析技術等,新技術接連問世,正大幅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現代的科學技術仍無法防止與控制氣候變遷及自然災害。近年,全球巨大災害頻繁發生,日本也是,普賢岳以及三宅島、櫻島、口永良部島等的火山爆發,阪神淡路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熊本地震等大地震,還有颱風、豪雨、豪雪每年都會直擊日本列島,造成許多人喪命,並且造成居住環境以及產業設施的崩塌。相關的重建復舊需要莫大的勞力與時間、金錢,而許多人失去財產以及住所,都備感痛苦。特別是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海嘯侵襲導致福島第一核能電廠爐心熔毀,造成周邊地區大規模的輻射汙染。這是可比1979年美國三哩島事件、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事故的核能電廠重大事故,那起輻射汙染使得部分地區成為長期無法居住的歸還困難區域,並且已知會對人們帶來健康危害。全球有愈來愈多的國家開始重新檢視核能發電,日本也有多間核能電廠停止運轉,正在就其安全性進行詳細檢查。
此外,近年世界上的國家及政治框架、國際關係出現很大的變化,全球化的進展受到阻礙,世界的和諧正在崩解。如同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所象徵的東西方冷戰終結,全球看似要步向融合,但是民族間、宗教間的對立無法化解,大規模武力衝突在世界各地接連發生,國家分裂並重新洗牌成為新體制。以不特定的多數人為標的的新型恐怖活動登場,使用小型無人機等可以遠端操控的武器,讓人們陷入巨大不安中。加上受到氣候變遷及紛爭的影響,有大量經濟難民越過國境流入,所引發的反感情緒使排外主義抬頭,脫離核武以及貿易相關國際協定、爭奪資源的霸權之爭愈演愈烈等,有愈來愈多的問題浮現。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諾亞·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3年前撰寫了《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指出因為始於語言之登場的認知革命,人類虛構出宗教、國家與金錢,帶來了至今的人類繁榮。他說資本主義才具備全球視野與倫理體系,是稱霸全球的唯一宗教,全世界的政府都被經濟成長這個思想給附身了。而在已知生命的本質就是DNA的現在,生物以及人類也開始被視為是生物化學反應演算以及網路系統的集合體。人文主義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前提被視為是幻想,據說今後將是連生命都能透過資訊的操作來生出的數據主義時代。哈拉瑞在去年出版的《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這本書中如此闡述,人類一直以來所面臨的飢荒、疾病、戰爭這三大問題在20世紀結束前應該都能予以克服,21世紀的人類要追求的是新的三項課題,也就是神之手、不死、幸福。確實,那些成功運用生命科學創造新生命的人,可能已擁有了一雙神之手。透過基因編集以及生物技術,如果人類能夠愈來愈強韌,或許終將得到不死的身軀。如果能夠將人腦換成一模一樣的人工智慧,在腦死即被視為人類死亡的現在,可以被判斷為不死。只不過,唯有幸福的定義是含糊的,目標不清楚,不確定是否僅透過科學技術就能達到。幸福不是獨善其身的,因為與他人的互動對於幸福與否有很大的影響。
今後我們不能只發展科學技術,也應好好檢視人類及社會應有的樣子,建構能夠與自然、文化協調的世界。現在是資訊通訊技術(ICT)遍布各地的物聯網時代(IoT),大量資訊透過人工智慧(AI)的分析,讓我們可以過有效率的生活。「知識密集型社會」到來,透過知識的分享與匯聚要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創生新價值,而不再像過去倚靠資源與物質。經濟與人的往來變得更加活絡,分散與循環成為驅動社會與產業的動力。在這樣的未來社會,除了多樣性以及創造性外,應該也需要奠基在全球倫理的自我決定力與調整能力。我認為很難確實預測今後的地球以及社會的變動,但是如同「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所警告的,繼續讓人口增加、讓人為影響持續加速下去,可預見暖化引起的自然災害將頻繁發生,汙染愈來愈嚴重將使得人類可居住環境持續減少。各國應確實為達成依據巴黎協定所訂出的目標努力,以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世界共同課題,致力於問題的解決。今後諸位的活躍將大大地左右地球以及人類的未來。
我瀏覽了今日獲得學位的論文彙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具備京都大學特色,多元且穩重的基礎研究,同時也反映了這幾年的世界動向。伴隨全球化與異文化的交流、多元文化共生、人的遷徙與物流、全球性的氣候變遷以及災害、伴隨社會劇變之政治及經濟的重整、包括精神疾病在內針對多種疾病的新療法等,這些論文所共通的是,都對當今世界發生的社會問題、至今未獲得解決的諸多課題進行了精闢分析,提出有助解決的新證據或建言。我認為,根據可靠資料作深入研究後所發表的這些見解,將成為指向未來的適當路標。還有標題吸引人想要了解詳細內容的論文、超出我的理解能力的新研究都被寫成了學位論文,讓我對這些研究的多樣性驚歎不已。我確信這些多樣性與創造性、先導性,將成為改變今後世界的思想文化及科學技術的助力。
今後,隨著ICT技術的發展,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融合想必將更加顯著,為了帶給人類幸福,大學應扮演進行相關糾正的智庫以及社群的角色。AI與IT也將滲透到人類生活的道德層面吧,不能否定的是藝術與人類的感性將成為抵禦科學技術橫行的最後防波堤。我們現在生活在一方面有著豐富資訊可以運用,一方面每個人都處於獨自面對危險的不安社會裡。我認為AI無法創造出與夥伴分享的幸福時光,那是根植於身體,與效率化完全背離的。資訊沒有感性,可以隨目的任意重組,資訊雖然很方便,但是超過人類所能應付。所以我們必須要構思能夠高明地將根植於身體的幸福感組合進去的「超智慧社會」,為此,不可缺少跨越文理疆界的深厚學識與自在穿梭時空的廣泛知識。
希望今天取得學位的諸位都能充分運用在京都大學所培養的高度能力,都能在這個困難的時代開出睿智的花朵。做學問時,重要的是具備對時代的感受性。除此之外,不論要修得哪種學問,都需要廣泛的學識與基礎。發現未知領域或新課題的能力,有時候是童年在自然中玩耍的經驗、在不同領域所培養的見解所造就的。但是,現今全世界從事科學的態度太過一致,陷於只追求與技術結合後,立刻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創新風潮中。我認為,除了自己的學術領域外,還應該廣泛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以及藝術的感性,每位研究者都具備自己獨特的科學直覺才重要。
今日聚集在此的諸位應該也都藉由在京都大學的研究生活,廣泛地關注其他領域,透過積極的對話,打造出獨特的學術世界了吧。那是在京都大學學習過的證據,也將成為諸位往後生涯無可取代的財產吧。此外,諸位的學位論文是給後世最好的禮物,諸位留下的足跡將成為追隨者的目標,其價值取決於諸位是否可以堅守作為京都大學畢業生的驕傲。令人惋惜的是,最近,科學家的不當作為接二連三發生,研究者受到社會關注與嚴厲批判。請諸位以身為京都大學所栽培的研究者為傲,善用經驗,走在光輝的人生道路上。
再次祝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