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度研究所秋季學位授予儀式 致辭(2020年9月23日)

第26任校長 山極壽一

    今天,京都大學要授予109名同學碩士學位、5名同學(專業)碩士學位、1名同學(專業)法律博士學位、215名同學博士學位,非常恭喜這些同學。

    今日取得學位的同學中有170名留學生。時至今日,已經有8萬3664名同學取得京都大學的碩士學位、2,016名同學取得(專業)碩士學位、2,391名同學取得(專業)法律博士學位、4萬5842名同學取得博士學位,我與全體教職員由衷祝賀大家。

     京都大學所授予的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分別都冠上了其所屬學術領域的名稱,例如(文學)博士、(理學)博士,這些學術領域合計達23種。此外,9年前開始了領導研究所學程,修畢學程的同學的學位證書上都有註明。在如此多樣的學術領域中,諸位日夜切磋琢磨、磨練能力,將自己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我由衷感到驕傲與欣慰。今日的學位授予是大家過往努力的終點,也是往後人生的起點,我期待今日所授予的學位能夠成為各位開拓未來人生道路的一大助力。

    33年前,我也在京都大學獲得了論文博士學位。雖然研究所時期我在非洲從事大猩猩社會的研究,但是一直無法近距離觀察野生大猩猩的行為,未能在研究所就學期間完成學位論文。幸運的是,我獲錄用成為日本學術振興會的特別研究員,以外派人員的身分在肯尼亞奈諾比工作,而得以在工作之餘前往盧安達進行調查,完成田野研究。結束為期2年的工作回國後,我又拿出外派期間存下的全部收入自費飛往盧安達,總算蒐集完成學位論文的材料。之後,在日本猿猴中心這個民間的財團法人擔任研究員,一有時間就寫論文,終於在35歲取得學位。我在那段期間經歷了各種失敗,例如在大猩猩棲息地,被誤認為跟功夫電影裡的李小龍有一樣的能力,當地的空手道家向我提出了比賽的要求;以為是雌性的大猩猩其實是雄性,不得不將記成交配的行為全都改寫成同性戀行為等。但是,戰勝失敗致力於解開一個研究課題的時光,成了我的人生中無可取代的財產,因為我一直認為我所看到、所思考的事情世界上還沒有人經歷過,並對要將其公諸於世,改寫傳統常識一事感到興奮不已。當然,那個夢想已隨著撰寫論文,論文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而實現了,但是獲得博士學位的喜悅,意味著自己作為專業研究人員得到了社會的認同,賦予了我背著這塊招牌走上未來人生路的自信與自覺。想必今天獲得學位的同學們也正體會著同樣的喜悅。

    諸位今後要走的道路有別以往。當然,還是有人將繼續至今的研究,但是,不同於努力要完成學位論文一路走來的每一天,我希望諸位務必運用過往所培養的能力,為世界注入新氣象。大家能夠發揮能力的地方絕不僅限於狹隘的學術界,它或許會在與你們所學完全不同的領域發揮作用。各式各樣的未知世界正在期盼著諸位,若要了解,首先必須站在時代的最前線好好觀察。就在此地,大家要審視支配這個世界的常識,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像挑戰學位論文時一樣,大膽提出疑問,提出改寫常識的新發現與新觀點。學位是各位同學至今已培養了獨特智慧的證明,是對你們為此所付出的努力的餽贈。你們當善用這份禮物,用你們的智慧貢獻這個世界。

    這個夏天,我讀了中國武漢的作家方方所寫的《武漢日記》。這是她在發生了我們正為其所苦的新冠肺炎的武漢市,每天透過部落格對被封城的緊張與恐怖壟罩的60天所做的紀錄。900萬人被禁止離家外出,既害怕逼近的病毒感染,又因每天報導的確診與死亡人數的增加感到絕望。人心大亂後,脫軌行為頻頻發生。方方這麼描寫,“無賴的何止是病毒,草菅人命、不在乎百姓死活的人;將假借捐贈之名取得的物資拿到網路上轉賣賺錢的人;故意在電梯裡吐口水、在鄰居家大門把手上抹唾液的人;半途攔劫醫院採購的緊急醫療用品的人。另外,還有四處造謠陷害別人的人”。尤其令方方難受的是,對其部落格明目張膽的攻擊。當她指責武漢市當局隱瞞疫情並追究相關責任後,便遭到圍剿羞辱。這類情況或多或少也都可能在日本發生,可以理解長期的封城讓事態更為嚴重,但是,方方沒有膽怯。她說,“集體的沉默,這才是最可怕的”,相信“不能把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的呼聲,持續寫著部落格。她相信的是,“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作為一個作家,她相信,“文學雖然是一種個人表達,但無數的個人表達彙集一起,便是一個民族的表達;而無數個民族的表達彙集一起,那便是一整個時代的表達”。在這個基礎上,方方得出了某個結論,那就是“檢驗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從來不是看你樓有多高、車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多強大、軍隊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發達、藝術多高明,更不是看你開會多豪華、煙火多絢爛,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遊客豪放出門買空全世界。檢驗你的只有一條:就是你對弱勢人群的態度”。

    讓我震驚的是,這番話是出自中國的一位受歡迎作家,而這個中國以破曉之勢不斷加強研究力與產業競爭力,如今正準備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創造了如此偉大的時代高峰。方方所說的檢驗文明的尺度也適用於曾被稱為「日本第一」,實現高度成長後的日本,以及泡沫經濟破滅後,拼命要挽回科技落後頹勢的今日日本。隨著知識密集時代的到來,嚴重倚賴資訊生活的我們,尤其要對貧富差距的擴大更加敏感。因此,我們必須登上時代高峰俯瞰世界,一方面豎耳聆聽可能受壓迫的人們的呻吟與嘆息,一方面確實掌握了解這個時代要將我們帶往何方。

    我認為今日獲得學位的各位都有這個能力,也都有這個義務。我所擔任會長的日本學術會議將2013年修訂的《科學家行為規範》規定如下,「在學術自由之下,獨立於特定權威或組織利害關係,享有依據自身專業判斷探究真理的權利,同時肩負作為專家回應社會託付的重責大任。尤其是在科學活動與相關成果帶給人類廣大而深遠影響的今天,社會要求科學家恆常做出符合道德的判斷與行為。另外,社會也對科學家在政策及輿論形成過程中應發揮之作用提出了要求。」此外,雖然1995年公布的《科學技術基本法》附加了「純人文科學領域除外」的但書,但是這一條已經在今年的國會定期常會中被刪除,人們已經認知到,包括社會科學在內,人文科學的貢獻對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可或缺。而且,在本次的修訂中,法律名稱已變為《科學技術創新基本法》,創造創新已成為基本法想要實現的一大目標。這與近年來創新的概念有了重大改變有關。過去,創新被認為是與企業的產品開發、市場擴大直接相關的概念,但是現在已開始被視為是大幅改變社會及經濟的新價值創造。人們稱之為「變革性創新(Transformative innovation)」,它的啟動無論如何都離不開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見解。目前正在公開招募的Moonshot(登月)型研究開發事業,也以創造源自日本的傑出創新為目標,不是傳統技術的擴展,是要推動基於更大膽創意之具挑戰性的研究開發事業,它都要求構思福利願景、幸福概念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參與。今後,必須以文理融合的觀點掌握世界與日本的課題,並為創造新社會價值觀,加強跨領域的國際合作。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假新聞與網路暴力尤成問題。直到20世紀,我們每天只不過是接收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媒體所傳播的資訊,便以為瞭解世界局勢。但是隨著社群媒體登場,所有人不再只是訊息接收者,也都是訊息傳送者。結果,毫無根據或者虛假的資訊在網路氾濫,難以判斷哪些才是應該相信的資訊。因此,不論有無根據,人們更加傾向倚賴自己喜歡的資訊來解讀世界了。人們稱此為「後真相時代」。結果,社會分化的趨勢也越來越强了。自從有了語言以來,人類一直在生活中分享著故事,那些故事讓人們團結起來,孕育著對抗各種威脅的力量。並且在人類行使移動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擴大社會的過程中,全球網絡逐漸形成了。而基於證據的科學知識串連起人們,全球化的世界擁有了更多可以共享的價值觀。21世紀之所以戰爭與飢餓較過去的時代少,是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在瞬間掌握資訊,為拯救弱勢群體展開行動。 ,要將世界導向再次分裂。

    現在正是科學家展示基於證據的事實,傾全力重新整合可信賴的世界的時候。為了遏止冠狀病毒的擴散,世界各國不得不關閉國界,採取優先考量本國安全的政策。全球性的人際交流斷絕後,擁有不同文化與歷史背景的集團透過對話建構共同理念的機會正在失去。愈來愈讓人擔心的是,為了填補這種空白,人們想要的不需要深思又和順悅耳的謊言在網路中擴散,沒有根據的敵對意識被煽動起來。對人類存在來說,普世價值正因受文化及時代所限之原則立場而動搖著,它也會因為對未來的恐懼與不安而進一步增強。科學家有義務透過自身依據的事實與理念,消除人們毫無根據的不安,構思多采多姿的未來,並且帶領人們走向它。

    年輕研究人員可大展身手的環境今後將獲得大幅改善。在我以非常任議員身分參加的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上,這兩年來一直在就改善年輕研究人員待遇一事,聽取日本學術會議及產業界的意見,並持續與文部科學省協商。其結果,政府於今年初公布了「強化研究能力與支援年輕研究人員的綜合方案」,內容包括增加學術界的研究資金與研究職缺,以及促進產業界雇用博士人才與人才交流。現正甄選中的創發性研究也是其中一環,將會延長過去為期3~5年的科學研究費研究期間,以年輕研究人員為主,最長提供10年的支援。根據某大型企業所實施的問卷調查結果,取得博士學位後就業的多數員工都從事著研究工作,並對研究環境大致滿意。今後,往來於大學與企業之間,為著各種目標與組織,致力於研究的人應該會愈來愈多。京都大學也以博士班教育領導學程為首,培養著不只在學術界,也能在社會中發揮廣泛作用的博士人才。最近,除了歐洲、亞洲,也在北美及非洲設立作為研究據點的中心。不僅京都大學引以為傲的海外研究據點已經增加到了63處,與海外的大學、研究機構等所共同設置的現地營運型研究室(On-site Laboratory)也成長到了10間。我認為,利用這些據點與研究室展開進一步的國際合作,實現地球社會的和諧共存,是京都大學的使命,而扮演主要角色的正是你們大家。

    希望今天取得學位的諸位都能充分運用在京都大學培養的高度能力,讓它在這個困難的時代開出睿智的花朵。做學問時,重要的是具備對時代的感受性。除此之外,不論要修得哪種學問,都需要廣泛的人文素養與基本知識。發現未知領域或新課題的能力,有時候是童年在自然中玩耍的經驗、在不同領域培養之見解所造就的。但是,現今,全世界從事科學的態度太過一致,陷於只追求與技術結合後,可以立刻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創新風潮中。我認為,除了自己的學術領域外,廣泛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以及藝術感性,每位研究者都發揮自己獨特的科學直覺才是重要。

    今日聚集在此的諸位應該都藉由在京都大學的研究生活,廣泛地關注其他領域,透過積極的對話,打造出獨特的學術世界了。那是在京都大學學習過的證明,一定會成為各位同學往後人生無可取代的財產。此外,各位的學位論文是給後世最好的禮物,大家留下的足跡將成為追隨者的目標,其價值取決於諸位能否堅守作為京都大學畢業生的驕傲。令人非常遺憾的是,近來,科學家的不當作為接二連三發生,研究者受到社會嚴厲批判。請諸位以身為京都大學所栽培的研究者為傲,善用經驗,走在光輝的人生道路上。

    再次祝賀大家。

(“ ”引用自方方著(飯塚容、渡辺新一譯)的《武漢日記:封鎖下60日的靈魂紀錄》(河出書房新社,2020年),並翻譯成中文)

相關連結